“自媒体平台的竞争,2016年已经到了白热化地步。”
在一点资讯推出“点金”计划以吸引自媒体人的前后,今日头条发布了“千人万元”计划,腾讯发布了“芒种”计划。加之后来杀入战团的网易、新浪等,自媒体人可以选择的大平台不少于10家。
一个内容创业者,在进入风口之前都需要明确两个问题:
1、我能够呈现什么样的内容
2、大家需要什么样的内容
第一个问题决定了你是否有创业的能力,第二个问题决定了你创业模式的成长空间。解决好这两个问题,基本的创业框架也就基本有了雏形,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启动生产线,按照自己的既定目标堆砌内容。
然而创业并不是简单地做加法,还有一个重要的系数在影响着最终的效果,那就是创业环境,因此内容创业者需要掌握的公式是:创业效果=(创业能力+创业空间)X创业环境(负无穷到正无穷)。
想要健康稳定地进行内容创业其实应该确认以下几个问题:
1、我能够呈现什么样的内容
2、大家需要什么样的内容
3、当下的环境是否有利于内容的传播
4、团队是否有能力应对环境的变化
所以对于大部分自媒体人来说,高质量的内容才能积累种子用户,量产高质量的内容才能让用户留存,符合当下环境的量产高质量的内容才能扩散传播效果,拥有不断变化的环境适应能力的量产高质量的内容才能让自己的平台生生不息……描述成功的内容创业者的定语越来越长,你读起来越来越累,自媒体创业也就这样越来越累。
自从微信公众号被大面积扒皮,很多人又重新拾起了媒体人曾经的骄傲:嗯,果然还是要以内容为王。
然而,10月份的那次“公众号大逃杀”的黑锅之归结于“泡沫经济”,因为其中不少自媒体是有优质内容的生产能力的。这些优质的内容因为阅读数据达不到甲方(广告主)的要求,从而导致价值被彻底否定,从而不得不采取刷量这样的不归路。
近年来,“我要出书”成了很多自媒体人“功成名就”后的必经之路。出书热的背后,自媒体人与出版商各自有怎样“算盘”?传统出版行业如何应对自媒体的来势汹汹?而对寂寂无名的新人而言,试水自媒体能否成为走向“著作等身”的起点?
而对于前赴后继的自媒体人而言,想要被“伯乐”相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纵观整个自媒体出版行业,真正“名利双收”的仍是少数,成功实现商业模式转型的几乎为零。在“僧多粥少”的环境下,不是每个自媒体都能站上风口,也不是每个站上风口的作者都能飞起来。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说,“在自媒体迅猛发展、写作和出版高度普及的时代,写书的人增加的速度无疑超过了看书的人。但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其中不少人只是用一些书来制造另外一些书。这需要看书人有一双分辨良莠的明亮眼睛。”
成功绝非偶然。事实上,大多数顺利出书的自媒体人往往具备了深厚的文字功底。不少作者在以自媒体的身份出书前,已有过出版等相关经历。抛开功利性,不单纯迎合市场的口味,对自媒体人而言,这是最简单又最难做到的程度。在“内容为王”的出版行业,好内容才是硬道理。